阿里的加持会加分吗? 文|翠鸟资本 当下,G端和B端业务成了新风潮,披着上述业务标签,马不停蹄递交IPO申请的,税友App集团股份有限企业(以下简称“税友App”)就是一例。 翻开税友App的招股说明书可以看到,这家企业打着阿里的旗号,玩转各种时髦概念,助力集客 浙江天搜创客宝,究竟又有多少真材实料呢? 云鑫创投位列第三大股东 招股书显示,企业实际控制人张镇潮持有或控制的企业股份合计占本次发行前企业总股本的86.34%。本次发行后,张镇潮持有或控制企业77.7%的股权,仍处于控股地位,具有直接影响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能力。 从下表可看到,阿里系旗下的云鑫创投持股比例为4.99%。 言及必称阿里,有独立基因吗? 据悉,税友App聚焦于财税信息化领域的技术研究、项目开发、产品销售和服务,在财税信息化领域内耕耘二十年,是国内专业的财税信息化综合业务提供商,核心客户主要包括税务机关、纳税企业、财税中介。 目前,政府端(G端)、企业与中介端(B端)业务为支点的企业,成为众多资金疯狂追逐的对象,甚至冠以核心资产的范围。 为何如此? 理论上,B端的生意机会有稳定性,都是机构客户,在供应链体系中有稳定性、连续性的效应。G端的生意亦是如此,政府机关的生意亦有充裕现金流上的保证。 这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相关,过去行业内呈现“天女散花”的态势,都在追逐增量庞大C端用户,之后行业集中度迅速提升,头部企业开始霸占竞争格局,C端用户也开始聚集行业内的数家企业,竞争力削弱的企业逐渐被淘汰,龙头企业开启一波新浪潮——挖掘政府与企业客户,寻找更稳定的客源。 技术升级之后,很多企业都热衷于追逐G端和B端业务,无可厚非。 但在税友App的招股书中,大家却看到了一个风险点。 从2018年开始,阿里成为税友App的头号供应商,首年采购金额占比原材料总额近60%。 这种一跃而起,颇让人不解。 税友App说明称,2018年企业向阿里云计算有限企业采购占比近60%,占比较高,主要原因系企业因承做国税总局ITS项目需搭建云系统平台,向该采购商购买了阿里云系统平台及服务共计6273万元(含税)。企业的该项对外采购具有合理性,且对该供应商不存在依赖。 令人奇怪的是,如此爆发式增长之后,2019年2月26日,税友App第一大股东思驰投资将所持的4.99%股权转让给云鑫创投,转让价格为5.32亿元,后者的100%控股股东为蚂蚁金服。 据了解,阿里云主要提供云平台系统及服务,云平台包括公有云平台和私有云平台,税友App持续性的千万级云平台采购,这是否有足够的必要性? 客户是否具有稳定性? 税友App主要通过政府采购方式,获得G端合同。从2017年开始,政府类的合同在收入占比中越来越大,合同数量也越来越多。 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该企业更加侧重政府类项目的拓展。 大家再来看一张图:该企业2017年-2019年企业财税综合服务客户变化情况。 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该企业最近三年企业端客户变化十分之大,并没有所谓的稳定性。 招股书还披露了一个风险点:该企业业务主要集中在广东、深圳、河北、新疆、北京及上海等区域,2017年至2019年,企业来自上述6个省市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75.15%、77.31%、75.78%。从收入结构来看,目前广东、深圳、河北、新疆、北京及上海等区域为企业最主要的市场。 不难看出,税友App未来如果不能提升广东、深圳、河北、新疆、北京及上海以外市场的份额,或给企业的持续成长带来较大影响。 这里不仅有一个疑问:这家企业是否只看重政府端的收入,而并不重视企业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