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倪瑗 当城市按下暂停键,险企将如何奔跑? “随着疫情的发生和持续,代理人线下展业基本停滞。1月下旬及2月业务出现明显回落,目前疫情的影响仍在持续。”新华保险在2月27日给投资者提问的回复中这样写道。 正如新华保险所言,新冠肺炎疫情下,寿险企业的经营面临着巨大挑战,在滇寿险分企业也不能幸免。 “2月10日虽然复工了,但是仍然不能去拜访客户,每天都很焦虑,没有业绩就没有收入。”在滇一家寿险企业的保险代理人李女士2月一份保险都没能卖出去,一脸的无奈。 而与寿险企业境遇不同的是,大部分产险企业1—2月的保费收入同比实现了上涨。 每一次的绝境或许又都伴随着转机。在疫情的冲击下,线上服务成为了云南险企与客户互动的主要渠道,在快速的线上沟通与线上理赔中,背后的人工智能等科技作用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无论是线上化,还是科技化都已经到达了一个突破点。 太平人寿云南分企业表示,未来金融科技在寿险营销应用中将不断加速,是一个从产品竞争到服务竞争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将利用大数据分析,更加精准地实现对客户针对性、高质量、有品质的服务,带动产品销售。 与此同时,各个险企之间或许将出现更大的分化。正如6家上市寿险企业1-2月份的保费收入,有同比滑坡超过160%的,也有同比增长超过30%的,未来的两端或一极在上,一极在下。 寿险与产险的两端 在疫情的影响下,寿险和产险仿佛站在了相反的两方,一方失重向下,一方平稳向上。 “以往每年的一季度都是寿险企业的开门红时间。一季度的保费收入好的时候可以完成全年任务的一半,今年1月份还好,2月份就非常困难了。”在滇某寿险企业的区域总监说,今年完成任务的压力非常大 ,只能看看疫情结束后业绩会不会快速增长。 中国人保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企业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紧急预案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在人员防控、疫情处置、理赔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较好保证了企业各项工作的有序运转。企业目前管理一切正常,但是疫情对企业业务开展仍将造成短期影响。 中国平安称,App代理平台 搜客宝的管理后端,疫情对企业短期业绩会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寿险代理人不能提供面对面销售服务。 6家上市寿险企业1-2月的保费收入也印证了疫情下寿险企业发展的艰难。根据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人保人寿、平安人寿、新华保险、国华人寿公告的数据,仅有新华人寿和中国人寿1—2月的保费收入实现了增长,增长幅度分别为30.7%和20.5%,人保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国华人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国华人寿2019年1-2月保费收入为146亿元,2020年为56亿元,下滑幅度达到160%。
1/4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