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资讯网-广西日报记者 简文湘 通讯员 聂新宇 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对广西外贸企业造成一定的影响。疫情之下,广西外贸企业如何渡过难关?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浙江大学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研究院院长马述忠教授,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海权教授,以及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雷小华博士3位专家,为广西企业献计献策。 现状:影响以短期冲击为主 新冠肺炎疫情对广西的外贸造成了怎样的冲击,广西外贸企业复工复产面临哪些困难? “目前,广西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正在有序展开,口岸通关正逐步恢复,边民互市已经全面恢复。可以预见,疫情对外贸的负面影响以短期冲击为主,长期来看广西外贸形势仍会回到正常发展轨道。”马述忠表示,广西外贸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主要来自人、财、物3个方面。人的困难主要表现在返工人员不足、员工工作积极性低、员工防控物资不足等;财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员工工资、房屋租金难以支付等;物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产业链断裂导致上游产品供应困难,企业的产成品难以顺利发出,从而产生订单违约风险。 陈海权也有相同的看法。“疫情发生后,由于供应链协同的失灵,包括广西在内的中国外贸受到一定挑战。但从长远看,随着疫情的好转,中国产品的出口有转好势头。”他说,广西外贸企业复工复产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供应链的断链,“稳企强链”应该是广西企业重点要突破的环节。 “广西外贸遭遇了隆冬。”雷小华这样形容新冠肺炎疫情对广西外贸的影响。他认为,目前广西外贸企业面临缺工人、货源或库存不足、通关障碍、国内需求萎缩等因素影响了进出口。 应对:主动出击化解危机 疫情当前,广西外贸企业如何主动应对、积极化解危机?政府应怎样协助企业? 雷小华认为,对于企业来说,要维护好合法权益。如积极与客户协商、阐明情况,争取客户对违约或者交货不及时的理解和支撑;加强与贸促会等相关机构联系开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商事认证等文件,积极运用出口信用保险等减少违约造成的损失。同时,通过积极拓展营销网络,如加强与当地经销商或代理商联系,稳定订单;积极创新营销方式,如加强线上产品展示、线上营销,推动跨境电商业务的发展。此外,企业还要安抚好员工,提高员工应对困难的信心,加强员工技能的培训,找客源App上海搜客 搜客宝官网下载安装,并积极向银行申请贷款或者贷款展期等,保持一定的现金流。对于政府来说,要积极引导和出台人财物支撑政策,如降低收费、减免税收、贷款支撑等。 “特殊情境下,企业自救是一条不可避免的道路。本次疫情令更多的企业提高危机的管理能力,认识到‘现金为王’的重要性。”陈海权表示,“各级政府应该为企业减负、缓解企业流动资金困难。” 马述忠建议,应对订单发不出等问题,企业除了及时与相关企业共同协商解决方案、利用数字贸易平台提供的外贸综合服务解决自身物流问题外,企业间还应互帮互助,分享供应链信息,共享畅通的物流渠道,同时要了解海关总署以及地方海关的最新政策动向。应对现金流危机等情况,企业除利用多方手段获取现金流外,还可以充分了解国家和本地政府提供的各类优惠政策措施,例如减免、缓交社会保险费等,并根据自身情况申请优惠。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政府应充分利用数字贸易这一贸易新模式,帮助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马述忠表示,短期针对性对策包括改进企业征信管理机制、鼓励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调整企业相关税收政策、减免产业园区租金费用等。长期具有战略意义的对策包括提供传统企业起航补助、完善金融扶持担保服务、简化省内通关检疫流程、统筹海外物流仓储资源、共建信用保障专项资金等。 记者从自治区商务厅了解到,2月20日印发的《关于做好“防疫情、稳外贸”工作的通知》出台了7个方面措施支撑外贸企业抓紧复工复产。包括一系列内容:做好外贸企业“保订单”工作,对企业在手订单按交货期进行梳理安排,支撑企业加快生产,顺利履行进出口合同;积极扩大进口,加强对大宗商品进口的金融服务,做好进口贴息政策的引导、服务工作;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设立进口疫情防控物资等绿色通道专用窗口,做到即报即放“零”延时;简化对外经贸管理程序;加大财政金融支撑力度。 未来:寻找新的投促方式 在国际团组来往不畅的情况下,广西企业如何寻找新的贸易投资促进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