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烏鎮6.0:尋找數字經濟增量 10月20日開幕的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啟了6.0版本,以“智能互聯 開放合作——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中外互聯網大咖齊聚烏鎮,圍繞“數字經濟”辯競爭、論趨勢、談責任。在流量紅利觸及天花板后,中國互聯網人開始思考:通過商業操作系統做流量輸出﹔用更廣泛智能硬件代替手機交互﹔跨出科技圈向上下游高舉高打……都在為數字經濟找尋未來。 ·空間在哪裡· 觀滴水可知滄海,觀烏鎮可知互聯網現狀。在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大佬們的關注點宏大,頻頻提及數字經濟。數字經濟之所以成為關鍵詞,是因為它是在AI、大數據、雲計算基礎上才能實現的新經濟形態,需要向產業鏈深度滲透,能帶來更大的科技紅利。 數字經濟趨勢無人否認,但數字經濟競爭的本質是什麼?要如何切入?在阿裡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張勇看來,數據時代的競爭是增量競爭。 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則更喜歡用“智能經濟”這個詞。他認為,智能經濟是拉動全球經濟重新向上的核心引擎。“未來20年人們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將不斷降低,智能終端會遠遠超越手機的范圍,人們將以更自然的方式和機器、工具進行交流。”李彥宏說道。 比達分析師李錦清解讀李彥宏觀點認為,“范圍更廣的智能終端就是增量本身,從搜索到AI,當互聯網流量紅利殆盡,百度需要找更大的市場,AI是技術基礎,硬件是切入口”。 但做AI或者賣硬件並不容易,創業獨角獸中有圍繞年齡和学问圈層下功夫的。小紅書CEO毛文超認為,新消費的本質是新一代年輕人消費觀念的變遷。小紅書上關於奶茶的筆記100萬篇,“90后”的奶茶就像“80后”的咖啡、“70后”的茶葉,反映的是年輕人的消費主張和学问自信。 “在個性化消費的時代,供給側從大眾層面去尋求新機會可能不會那麼容易。也就是說,今天想打造全民爆款越來越難了,但新消費的機會一定會在細分領域迎來爆發。”毛文超舉例說,小紅書上關於漢服的筆記8萬篇,圍繞漢服,已經形成了一條消費產業鏈。 也有人堅信跨出互聯網,才能找到數字經濟的增量空間。 網易CEO丁磊強調,未來互聯網企業的機會,要走向上游,競爭會從拼人口紅利,走向拼技術。技術創新,是數字經濟最牢固的支撐。AI等技術型的企业,會成為新的主流,和各行各業做大跨度的融合。 “現在對教育、醫療、制造業和農業等硬核領域敢投入的企业,未來會有更好的機會。”丁磊看好三個領域:上游技術、全球化和信息消費升級。 ·全球化機遇· 不只是產業大佬們的轉型動作,在互聯網最密切相關的資本領域,尋找新增長點的思維也根深蒂固。 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曾成功投資滴滴、餓了麼、小紅書等風口企業,也曾對區塊鏈“嗤之以鼻”。面對資本隆冬論,朱嘯虎認為,“資本隆冬論每年都說,這是一個周期性問題,互聯網每幾年都來一次循環。現在是比較好的布局時期,大家都很謹慎,但金沙江樂觀積極”。他透露,會重點投資企業服務行業,但這個行業發展周期較慢,需要等待和培育。 實際上,朱嘯虎還是2019年“直通烏鎮”全球互聯網大賽的總決賽評委,這一比賽是今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新增的重磅板塊,在論壇和博覽會等思想碰撞之外,用比賽的形式直接推動互聯網雙創項目落地。 據悉,“直通烏鎮”全球互聯網大賽是貫穿全年的國際性賽事,2019年4月啟動,共舉辦了5站國內選拔賽、3站海外選拔賽和線上賽,吸引了全球近400個團隊參與,參賽項目全部隸屬於已注冊企业,且注冊資金在100萬元以上、全部已經完成天使輪投資。 “看似只是一場比賽,其實推動的是全球技術、資本紅利的共享。”智察大數據分析師劉大偉說。 “就像15世紀開啟了轟轟烈烈的大航海時代。現在,數字大航海的時代也開始了。未來數字化經濟的發展,要從拼本土走到拼世界。”丁磊表示,中國很多学问作品已經有能力獲得世界的喜歡。以網易為例,《荒野行動》等游戲在海外市場大獲成功。 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井賢棟則表示,數字技術的發展正在打破胡煥庸線(中國東西部地理分割線和發展分割線),“如何讓所有人分享數字技術帶來的增長紅利,不讓一個落下,這是當下最緊迫的全球性問題。 ·釋放隱性價值· |